网站导航   4000-006-150  
小站教育
2018年GRE考后真题解析
学生选择在小站备考:30天 524105名,今日申请1688人    备考咨询 >>

2016年GRE考试最新动态 考生人数飞速增长破新高

2016年01月03日16:04 来源:小站整理
参与(3) 阅读(5618)
摘要:新GRE普通考试报考人数在2014年突飞猛增长,全球考量同比2013年上升约3%,其中国际学生、以及申请商学院的考生增长尤为突出。

GRE普通考试报考人数在2015年继续增长,全球考量同比2013年上升约3%,其中国际学生、以及申请商学院的考生增长尤为突出,增幅高达两位数。

美国本土GRE考量在2015年保持稳定态势,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考量整体上升了11%。其中非洲增长23%,亚洲增长11%,拉丁美洲增幅达28%。

2016年GRE考试最新动态 考生人数飞速增长破新高图1

相比2014年,GRE考量在2014年的发展趋势有:

印度GRE考量上升近20%,达到110,000人次;

韩国考量增幅超过9%;

中国考生人数保持稳定,但在美国参加GRE考试的中国籍学生进一步增长;

有意报考商科、物理和工程等三个专业的考生在2014年显著增长,增幅分别为18%、13%及11%。

“GRE考试深受院校和考生的欢迎,考量的持续增长令人振奋。自2009年以来,年度考生量总体增长了12%,2014年的数据进一步显示GRE考试深受世界各地考生的青睐。”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副总裁兼全球教育首席运营官David Payne先生说,“随着接受GRE成绩的院校数量再创到历史新高,考生可以使用GRE成绩申请全球范围内的硕士项目,MBA,及各种商科专业硕士项目。”

GRE是全球认可度最广的研究生阶段入学考试,可用于申请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生院和商学院。其中,1,200多家商学院接受GRE成绩,包括大多数一流院校。例如:根据U.S. News & World Report(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)发布的2015年度大学排名,美国前100的商学院中有93所接受GRE成绩;FinancialTimes(金融时报)2015全球MBA排名中,前10的MBA项目中有9个都接受GRE成绩;此外,根据BloombergBusinessweek(商业周刊)的排名,美国前30的MBA项目中多达29个接受GRE成绩。

2016年GRE考试最新动态 考生人数飞速增长破新高图2

在过去的一年中,更多商学院明确表示接受GRE成绩,并不会偏好其它同类型考试。根据教育机构Kaplan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,近80%的MBA项目表示GRE与其他商科入学考试的认可度相当,不会倾向于接收某一项考试的成绩。

Payne先生认为,许多考生因为GRE考试人性化的设计而选择报考。“我们希望考生们自信、从容地参加考试,发挥出个人最高水平。在GRE考试中,同一部分试题内,考生可以浏览试题,跳过难题、之后再返回作答,以及修改答案。这些人性化设计能帮助考生取得更好成绩。”

Payne先生还指出,“如果考生感觉某次考试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,可以重复报考,而只从历次成绩中挑选最满意的一组成绩寄给意向院校。由于GRE成绩有效期长达5 年,所以考生申请学校时可以使用过去5年中最佳的那次成绩。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继续深造的梦想。”

TIPS: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简介

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(英文: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,缩写为ETS;台湾称作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)是世界上最大的私立教育考试机构,主要在美国设计和举办多项标准化考试,但同时也在大多数国家管理GRE和TOEFL考试。其很多考试和美国本科及研究生院入学申请有关。除考试设计以外,ETS还从事一些国际承认的教育研究。

特别申明:本文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@zhan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GRE备考资料免费领取

免费领取
看完仍有疑问?想要更详细的答案?
备考问题一键咨询提分方案
获取专业解答

相关文章

新GRE成绩有效期有多久?专家解读最佳刷分重考时机 新GRE考试政策出台 专家解读新GRE填空改革 跟亿万富翁做校友抱大腿?盘点土豪最多的10大名校 【GRE考试资讯】理清GRE发展脉络 让考试常识助你拿高分 2016新趋势解析 申请商科学校也可以考GRE 2016GRE考试趋势分析 GRE或将成为新的GMAT 佩恩中国行 看GRE掌门如何解读GRE考试 详解美国留学申请经济学专业院校的3大误区

专题推荐

GRE关键词
版权申明| 隐私保护| 意见反馈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| 网站地图| 最新资讯
© 2011-2024 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3042692号-23 举报电话:4000-006-150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658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80682